湖北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综合性的本科师范院校,位于素有“江南明珠”之称的湖北省黄石市,前身是1973年创办的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被命名为黄石师范学院,成为恢复高考后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1985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改名为湖北师范学院。2006年,学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校30余年来,学院由分院起步,到成为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又进一步发展成为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三次历史性的跨越。特别是“十五”期间,学院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十一五”建设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主题,培养合格人才是办学宗旨。“十五”期间,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进行了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召开了五次教学工作会议,适时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考试大纲;坚持抓好课堂教学,不断改进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在全省建立了70多个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积极倡导并推进多媒体教学、微格教学,认真试行双语教学。学院确定2000年为“教学建设年”,2001年为“迎评建点年”,2002年为“评建达标年”,2002年5月,接受并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师范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为学院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为新一轮的“迎评建点年”,学校以迎接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突出教学中心,强化质量意识,努力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十五”期间,学院十分重视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以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通过采取听课评课、学生座谈、年终教学综合考评、职称评审教学业务考核、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师德师风知识竞赛、评选师德标兵等措施,提高了广大教师的从教水平,进一步培育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魂。2005年,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湖北师范学院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的管理理念。为加强学风建设,学院还建立了课堂考勤和考风、考纪监察制度,加大了对考试作弊行为的处理力度。通过狠抓学风建设,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努力学习的风气逐步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适应性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为满足“十五”期间教学需要,学院竭力筹措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从2003年到今年,生均四项经费投入保持逐年增长,学费用于教学经费比例逐年提高。图书藏量100余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6700万元,校舍总面积36.88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达到12.5万平方米,从2002年以来共新建完成学生宿舍17栋,建成了第三食堂、2栋教工住宅、生物系教学楼、科教大厦、音乐教学楼、重点实验室,改建了电工电子示范中心实验大楼,完成了校园网改造工程,教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学校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坚持两年修订一次人才培养方案,逐步推行主辅修制、第二学位制。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同时,为非师范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师教育培养方案。认真实行优秀生选拔制度和优秀生导师制度。积极推行大学生“学历文凭+资格证书”的多证书制度,为人才的多样化培养提供制度保证。同时,学院还始终突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了一系列强化实践教学工作的办法和质量标准。加大院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保证实验开出率。2003年以来,学院共投入15.5万元资助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课题调研, 2006年又投入5万余元,资助大学生科研项目44项。此外,“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网页设计大赛”、“模拟法庭”、“模拟招聘”等活动,让广大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近几年来, 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3%以上。30余年来,学校共为社会培养输送了4万余名各类毕业生,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毕业生良好的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认可。
二、提升科技能力,服务地方经济
“十五”期间,学院修订出台了《湖北师范学院教师科研工作量管理办法》和《湖北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文件,设立了创新团队基金、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出版基金、专家讲学基金、项目鉴定基金、高学历人才启动基金、学术交流基金等“十大”科研基金,每年经费达到500多万元。建有“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子信息研究所”等14个研究所,近年又先后建起了“生化分析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电工电子”、“化学实验教学”省级示范实验中心。科研基地和科研平台的建设,使学院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得以改善和加强。“十五”期间,学院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教师获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30余项,黄石市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50余项,黄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学校一直注重加大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的申报力度,拓展科技项目申报渠道,使科技项目的级别、数量和经费逐年增长。五年来,承担和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28项,主持省地级科研项目500余项,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五年来,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3572篇,出版学术专著48部,自然科学论文被SCI收录119篇。
学院注重校企合作和研究成果的应用开发,一批教授、博士及其他教师积极投身黄石和鄂东南地区经济建设主战场,利用“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子信息研究所”等14个研究所和“生化分析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省级示范实验中心为平台,承担了大量应用开发和技术推广项目,与黄石市、鄂东南地区的研究所、医院、企业等普遍开展了技术协作,在环境治理、制造业信息化、信息技术服务、精细化工、生物工程和技术、中小企业产业与产品结构优化过程的决策和支持等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十五”期间,学院共签订横向项目40余项,组织成果鉴定10余次,组织成果转让10余项,转让经费630多万元。横向项目“新药地红霉素侧链的研制”,于2004年8月被省教育厅鉴定为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5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横向项目“1,1-二乙氧基-2-溴乙烷的合成工艺研究”获黄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另外,研制了生产地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等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其中“地红霉素侧链”和高纯度的“1,1-二乙氧基-2-溴乙烷”合成技术实施了转让,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紫外线吸收剂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BP-2 和BP-4两个品种在国内处于领先,产品质量可与德国BASF公司相媲美。项目填补了金沙集团娱乐场网址国高纯1,1-二氧基溴乙烷产品和地红霉素侧链产品的空白,促进了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地红霉素的开发和生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注重学科建设,增强学科实力
1991年,学院选拔了建校来的第一批学科带头人,开始了学术梯队的建设。1986年与湖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1993年申请试办硕士点,把学科建设与硕士点的建设结合起来。1994年,学院再一次选拔了冯广艺等十一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强化了学术梯队的建设。1996年,学院第一次评选出了政治经济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应用数学、分析化学等五个院级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学”、“计算机应用”、“光学”、“无机化学”等四个院级重点培植学科。 1997年,“汉语言文字学”被评选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其后,“应用数学”又被评选为湖北省重点学科。这标志着学院的学科建设在整体上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达到694人,其中教授81人,副教授190人;专任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的59人,在读博士51人,已毕业硕士170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达到280人;外聘教师162人。确定了新一轮学科带头人40人,学术骨干39人。这是由于集结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学院的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2006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该院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汉语言文字学、应用数学、分析化学、文艺学等四个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标志着学院的学科建设、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汉语言文字学、应用数学、分析化学、文艺学、光学等五个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组建了光学、分析化学、应用数学等三个省级创新团队;重新确立了8个院级重点学科、7个院级重点扶植学科、8个院级创新团队,8个研究方向被遴选为省高校科学研究优势与特色领域;中国语言文学、化学两个一级学科和美学、政治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音乐学、美术学、专门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光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等二十个二级学科被省学位委员会确立为湖北省第四批立项硕士点建设学科。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日益显现并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四、实施文明创建,优化育人环境
长期以来,学院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真正做到把精神文明建设与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任务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体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要求。在长期文明建设过程中,结合师范院校特点,学院大力倡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健康为本、创新为魂”的“四为”校风。“四为”校风与学院“诚、毅、勤、敏”的四字校训,与《金沙集团娱乐场网址是光荣的湖师人》的校歌,与张贴在宣传标牌上的公民道德建设的格言警句、宣传栏上的“八荣八耻”标语和市民、校园文明规范要求,与含有丰富内涵的校园雕塑,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与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映成辉,学院精神文明建设氛围浓厚,成绩突出。学院被授予湖北省2003—2004年度文明单位、黄石市2003—2004年度文明单位。
学院着力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为学校的文明创建不断上台阶奠定了坚实的领导基础。学院坚持以党委中心组带动二级中心组和全院政治理论学习,以以制度建设为保证,突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各级干部的作风建设。从领导班子整体来讲,院领导班子又是一个结构合理、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集体,为学院制订了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可行的发展思路,工作业绩突出。“十五”期间,学院的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大,离不开院党委的正确领导。
学校注重把理论学习与师生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相结合,与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院党委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干部廉政谈话制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坚持和完善了民主生活会制度,年终述职述学述廉制度,以制度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中心组经常性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文件学习,集中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努力提高执政本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校党委成为团结进取、求真务实、廉洁奉公,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以培养“四有”公民,塑造湖师形象为目标,认真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法制宣传教育,艰苦创业,爱校爱岗教育。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经常研究分析本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坚持师德师风“四个纳入”,一是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到党委议事日程;二是纳入到学校建设发展规划,包括学校总体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三是纳入到职能部门和干部工作的考核范围;四是纳入到教风考核系列。在教师职务评聘和各类评先表彰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学校先后印发了《湖北师范学院关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规定》、《湖北师范学院师德建设规划要点》等文件,以制度建设确保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同时,校党委着力营造师德师风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组织师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深入开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大讨论,使师生认识得到统一,师德意识得以强化。大力倡导“四为”精神,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健康为本,创新为魂”,恪守“诚、毅、勤、敏”四字校训,坚持“四德规范”,即“学校以德治校,干部以德行政,教师以德育人,学生以德修身”,注重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教学科研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把德育贯穿到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之中。修订《湖北师范学院教学工作规划》,对教学各个环节中实施教书育人和教学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出台了《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制订了奖励条例。定期表彰一批师德师风标兵。这些做法使师德师风建设有实招、有操作性,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不断进步。师德师风建设带动了校风、学风、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充分展示出“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湖师精神。
学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中的主力军作用。30多个学生社团活动异常活跃,活动范围包括校内校外(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专家讲座、教授论坛、理论研讨、演讲辩论赛、参观学习、文艺演出、诗歌朗诵、考试答疑、主题活动月、活动周等)每逢重大革命纪念日(5·4、7·1、8·1、10·1、12·9等)、国际性节日(3·8、5·1、6·1等)和主题活动日(如世界环境日等)学院都要开展教育活动;每逢重大事件,院都要安排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每逢重要人物的纪念日,学院要召开一系列座谈会。社团文化活动具有知识性、艺术性、群众性、教育性,已步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学院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院重视校园文化硬件建设。校内雕塑寓意深刻,文明标牌和学生展板遍布校园,内容健康,主题突出,校园道路、景点、楼栋进行了规范命名,实施了校园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加强软件建设,立校训、绘校旗、唱校歌,在师生中开展思想道德和人文教育,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学院特别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常年开设相关专题讲座,对教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举办讲课比赛、普通话比赛、演讲比赛、科普知识比赛,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学校被评为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黄石市文明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世纪,学校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为把学院建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多学科、实力强、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一流水平的省属金沙集团娱乐场网址而努力奋斗。